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美國企業研發崗位迅速流向亞洲

Ref.:美國企業研發崗位迅速流向亞洲:: 《華爾街日報》
3M公司首席執行長巴克利(George Buckley)去年對投資者說﹐該公司正在擴大其海外實驗室﹐以便為西方不再是佔支配性地位的製造業大國的世界做準備。他說﹐鑒於美國人普遍對科學不感興趣﹐3M這一做法從戰略上說是非常重要的。3M每年的研發支出通常相當於公司年銷售額的5%至6%﹐這在企業界屬於最高的。

雖然位於美國的實驗室繼續在進行創新﹐開發出平板電腦iPad和電子書閱讀器Kindle等熱賣產品﹐但這些產品的製造地卻在亞洲。這令人不禁擔心美國將有更多研發工作流向亞洲。研究人員經常發現在工廠附近開展工作更方便些﹐這樣他們的新想法就可以迅速得到檢驗。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政策制定機構﹐它說﹐在截至2009年底的六年中﹐美國跨國公司新增的研發人員中約85%都工作在海外。雖然美國公司一般而言不會關閉設在本國的實驗室﹐但他們會把實驗室擴展重點放在海外。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報告說﹐海外員工在美國企業研發隊伍中的佔比已經從2004的16%提高到2009年的約27%。

Ref.:Commet posted by 上海廢人 at January 20,2012 10:16 :: 意識型態咖啡:留言本65 - 樂多日誌
我不是高手,不過剛好最近一些事情剛好可以回應 NoBlog 的問題。

上個月去上海跟之前的老闆吃飯,聊到美國現在的失業問題,佔領華爾街跟次貸問題,他提供了一個看法,他認為這些事件其實只是在反應全球化之後,美國勞工的勞動力產出無法再支撐美國勞工的高薪資福利的一連串後續反應。

之前也有人轉貼的文章裏有提到美國在醫療及金融這兩方面的投資過度,對照上面這篇文章裏, 3M CEO 的談話似乎也在呼應同樣的情況--由於金融業的高收入(靠金融交易躋身富人階級比自己開公司當黑手成功的機會大),越來越多的人才湧入金融相關行業,而排擠了工業人才的投資與產出。

另外根據我自己在工廠的經驗來看,工廠負責量產的工程師是很不爽 RD 工程師的, 理由是 RD 轉移給工廠的製程條件常常是可以用但不可靠,必須由工廠的工程師再進行一次次的調整之後才會穩定。如果共用同一條生產線都會有這種問題,那由一地研發,另一地生產的問題可能更多更沒效率。

如果是管理職的白領,狀況也好不到哪裏去,比方說早期臺商公司的管理職都是臺灣指派過去的,有的輪調有的常駐,但是跟工程師的狀況一樣,工廠現場永遠有奇奇怪怪的事情會發生,所以對現場管理有經驗的人就慢慢會被提拔,然後低階主管,中階主管...慢慢被取代,除非派駐的人員願意接受跟當地人相當的勞動條件,否則白領的在地化也是必然會發生。

從成本與產出的考量來看,我個人認為白領跟著藍領移動的趨勢是必然的,所以聽到企業或政府說要在臺灣研發,中國製造這種鬼話就覺得很好笑,因為這些鬼話充其量只是安慰臺灣人的芭樂票,事實是製造走了,研發走掉也是時間問題而已。

如果用經濟學的術語應該就是要素價格均等化,我是很認同林向塏的比喻,連通管一插上去,兩個容器的液面就會慢慢變平,時間的快慢就取決於有沒有人去控制連通管的長短,大小,流量。當然,有可能兩邊的人才素質不同就如同兩個容器內的液體密度不同,液面高度會不同,但只要兩種液體彼此互溶像臺灣跟中國這樣同文同種,拉平是時間問題而已!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2012總統大選

Ref.: Forecast Error: 2012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aiwan
【後記】 這篇文章裡面談經濟問題,並不表示我認為蔡英文主席的敗選原因就是這個。回想一下自己投票時候的動機,有哪個人是因為單一的理由投票的?勝負的因素自然也不會是單一的。我只是想提出來在經濟這個面向上對於這場選舉可能發生了什麼影響,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沒有一個總統候選人是完美的。就算我們一般選民透過媒體知道的都是事實,每個人心中,不同特性的權重也不一樣。

也許有些人認為九二共識最重要,也許有些人認為經濟問題重要,也許有些人認為人格重要。這些不同的議題孰輕孰重,根本不可能取得共識。即使大家公認某些議題最為重要,又有多少人能正確判斷分析每個議題的重要性,並做計分加總?最後真正引導人做決定的,可能只是三四種個人特別重視的細節而已。

我覺得與其執著於選出最好的領導人,不如有好的體制。

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雜亂鍊結數個

太久沒整理,我想以後也沒機會把他整理成文章,所以就集合在一起貼出來了。

《魔球》 Moneyball

在看完電影《魔球》之後,最近我開始看《魔球》的原著書籍。看了前面幾章,我就確定自己不但會喜歡這本書,而且會比電影更喜歡。(不過翻譯不是很流暢,有些句子和名詞看起來怪怪的。)

在博客來書籍館,這本書被歸類於組織管理,但是它很不像是組織管理的書,甚至也算不上是組織管理的案例分析,因為這本書的故事性太強了。

這本書和電影一樣,都掀起一陣熱潮,也有非常多人寫書評,每個人因為自己的身份,著重的點也有不同。例如 xdite 寫的書評,Jamie 寫的書評和 fOx 寫的書評 著重的點就不同。就我的背景和經驗,我特別想摘錄的幾個點如下:

  • P85. 比利比恩在決定從球員轉行為球探時,自我反思道:『如果你只懂棒球,而且你知道自己只能做這行,那會讓妳內心產生某種絕望感。』我覺得這比利比恩的例子,從另一個角度補充了我之前的文章提到的狀況。專業的選擇是很重要的。很多人都說自己喜歡做研究,想要做研究,但是這和只懂得寫論文待在研究機構混飯吃是不一樣的。如果到頭來,發現自己只懂寫論文,而且知道自己只能做這行,我想也會有一種絕望感。
  • P91-93. 詹姆斯描述傳統的棒球統計數字『失誤』有多麼沒有意義。傳統的紀錄方式,失誤是指 -- 球員沒做到紀錄者認為球員應該做到的事情。詹姆斯認為這是意見的紀錄,沒有實質的意義。這是《魔球》這本書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小片段,另一些重要的小片段就是對於場內被安打率的解說。如果棒球統計只是玩玩統計技倆,回歸分析,ANOVA,從大量的資料中 data mining 出一些看似重要的關聯和指標,那的確沒有什麼意思。但是這幾個例子顯示,這些人,像是詹姆斯和比利比恩,之所以會成功和受到推崇,是因為他們真的去思考數據之後的意義。
  • 第十一章,作者對比利比恩的近距離描述也非常有趣,這凸顯了比利比恩的偏執和不理性。數據可能可以是理性的,但人不是。就算是一路改革運動家隊的比利比恩也一樣。我不認為作者寫這個故事是為了說明數字管理或者統計學的勝利,實際上,棒球裡面還有很多很複雜無法理解的東西。想要更加理解棒球,投資人力心力去研究這背後的奧秘是必要的,引入新的衝擊和知識是必要的,如果總是依賴『球探的直覺』來說明一切,那麼成長必然有限。
  • 書中提到大量的球員交易,其現實與殘酷實在讓人不忍。對比利比恩來說,球員似乎就只像是工具而已,老實說這讓人感到痛苦。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聽話

Ref.: 商業周刊-人物-創辦人聊天室-學「聽話」 (1/1)
總而言之,我只聽自己想聽的,而且隨著自己閱歷豐富、見多識廣後,能值得我一聽的「人」或「話」,當然就越來越少,少到幾近於零,等於把「聽話」這件事,變得日漸與我無關。其結果,是多數人除了必須「請教」我以外,不會把心裡的事告訴我,少數人(我無法阻止的)則日復一日在我耳邊嘮叨著同樣的事。 這症狀嚴重罷!更嚴重的是,我居然渾然不覺,還自認「不聽有理」,怪那些說話不值得我聽的人,說得不夠精簡、不夠精彩、不夠明理、不夠深度……。
今天開會,也有觀察到類似的fu。

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最近看到某些人的工作狀況深有感觸。

專業的選擇,除了興趣和薪資之外,圈子有多大也是很重要的。學生時代在選擇專業時似乎不會考慮到這一點。

如果你的專業夠特別,例如操作某種專業的大型機具,可能薪水很高,但全台灣只有兩家大機構需要,例如台積電和聯電。這種情況下,似乎有一種獨占的意味,獨占了某種技術,所以進入門檻很高,人力市場上很難有人跟你匹敵。看起來似乎是很有吸引力的工作。

但是反過來說,工作環境的壓力很大,因為圈子太小了,得罪了一個人,可能就找不到工作了。或者,為了維持自己的位子,就漸漸變得會動一些小手腳來維護自己的資源或者位子,例如排拒引進對公司有利的新技術。

圈子大小可以從水平和垂直的角度來看。水平是指金字塔的寬度,也就是說,關於這份專業,相同職位的工作的數量。當然爬得越高,人力市場上相同職位的工作就越少,正所謂高處不勝寒。例如對奧美的CEO來說,對她來說同等級的工作大概只有兩三個吧。

垂直是指金字塔的高度:關於這份專業,有多少不同的職等。像是上面舉的例子,也是高度很低的金字塔,因為知識無法轉移利用,累積的知識轉換位置之後毫無用處。但是某些專業比較沒有這種限制的,像是廚師,大廚可以自願降級做二廚三廚,累積的知識可以轉移利用。

最近覺得這種『圈子大小』,也是選擇專業時應該考慮的一個指標。畢竟有時候工作內容的難度不是問題,工作環境的難度才是問題。圈子大的專業,至少比較不會被環境逼得為了保護自己的位子去搞小動作。反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圈子太小,很難跳出那些鬥爭。圈子大一點的專業,更有彈性可以選擇。

當然對那些『不管怎樣老子就是要出人頭地』的人來說,可能沒差,但是對一般想要腳踏實地努力,過還不錯生活的人來說,那種專業我想避開比較好。

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正典

Harold Bloom 在 1994年寫了一部很重要的作品 -- 《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這本書介紹了西方的經典文學作品。
要告訴你們的,既不是讀什麼也不是怎樣讀,我只能告訴你們我讀了些什麼,並且哪些書籍值得去重讀
我覺得『閱讀原典』的建議比較接近如此。我想所有的導讀都有這樣的涵義。

所以我完全不能明白,身為前清大教授的彭明輝,會對 Michael Sandel 的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有這樣的批評。彭教授身為學術圈的一員,應當很清楚,學術的進步就是靠著這種對知識的整理和修訂累積擠來的。

伽羅瓦和阿貝爾的理論之精深難懂,連當時代的大師都很難領略,但是藉由後世學者的發展和簡化,我們現在才能以相對容易的方式去學習這些偉大的理論。否則前人所累積下來這些偉大的思想,我們怎麼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學得?

知識體系發展的過程往往是龐雜和迂迴的,即使是大師本人的作品,也可能包含了錯誤和不一致,而藉由後世學者的爬梳,我們反而能對這些大師的思想有更好的瞭解。不僅僅是他們的思想,後世學者整理出版的書籍,往往還兼顧了那些大師的時代背景和文化脈絡,這些都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些大師的思想。

彭教授這種大師(天才)至上的論點,本身是很有問題的。既然這些大師(例如康德)的天份如此之高,身為一個並非對德語精熟,而且並非不世出的人才,如何能不『誤讀』?即使對德語精熟,但只要不是不世出的人才,難保不會誤譯!

很多大師都會鼓勵學子去讀原典,例如很多大師都鼓勵學子去讀 Euler 的著作,認為他的作品非常有啟發性。但是我想並沒有人認為沒有讀原典就不能掌握他的理論。當然人文理論和數理科學是有差異,但是真的有心的學子,透過閱讀大量的延伸作品,不見得不能良好的掌握這些大師的思想。如果不是要研究『康德思想』之類的題目,其實未必有必要去研讀原著或者全譯本。更別提,很多這些艱澀書籍的譯本,往往只有一個版本,甚至是間接翻譯(例如從《純粹理性批判》的英文譯本,轉譯為中文),這中間所隱含的錯誤導致的誤解未必少於讀二手文獻所導致的誤解。

研讀原典在學術上有其重要性,但是過度抬高其重要性,在我看來,等同於過度抬高『個人』的重要性,而貶低整個人類智慧的累積。

Ref.: 沒有真理存在的祕銀礦坑: 二手文獻不如原典的學術迷思
Ref.: 難讀的經典、好懂的二手文獻.哲學哲學雞蛋糕.